ECG检测可能会很快出现心肌缺症状的恶化和ST段的抬高,这类患者亦应进行溶栓治疗,故对怀疑心肌缺血的患者应进行连续ECG监测,警惕心律失常和/或ST抬高的突然出现。如果ECG表现不典型,床边的心动超声和心脏标志物检查有
f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助于鉴别和提示诊断。
说明:
对于所有怀疑ACS的患者都应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如果ECG提示为ACS,应立刻给与阿司匹林(160-325mg)嚼服、β受体阻滞剂(如无禁忌)和抗凝血酶制剂,如ECG有ST段的抬高,应列为心肌再灌注治疗的后选;对于无ST抬高但ECG和病史强烈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应进行抗缺血治疗;对于ECG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应行血清的心脏标志物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ST段抬高的患者,可立即行溶栓或直接PCI治疗,拟行PCI者术前应静脉使用血小板IIbIIa受体拮抗结,并根据需要选用植入支架,直接的PCI也可用于溶栓治疗有禁忌症的患者或溶栓治疗失败的患者。对于左室功能受损患者,应开始使用ACEI制剂。所有的患者都应采血做血常规、脂质代谢和电解质检查。
ECG在AMI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中处于重要的地位,AMI时,ECG可以有3种表现形式,一、相邻2个或以上的导联上ST或新出现的束支阻滞,二、ST段的压低和/或T波的倒置,三、正常范围内CK。据研究,ST段的抬高对AMI诊断的敏感性为46%,特异性为91%,大量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对于无ST段抬高的心梗和无新的束支阻滞出现的心梗进行溶栓或直接PCI治疗有害无益。如前所述,ECG对于AMI的检出率不足50%,因此,联合心脏标志物的检查至为重要,间隔2小时测定CKMB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94%,采用高压电泳的方法可以较快速的分离CKMB1和CKMB2从而计算二者比例,不但有助于确诊还可以进行危险度的分层。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