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的形式和手段,在后期,鲍德里亚甚至把符号结构用“全能符码”这一抽象概念描述。鲍德里亚的这种做法是以一种总体性去取代另一种总体性,理论上的悖论存在于他所信奉的那种反总
f体化观念中。
二、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1、消费社会二战以后西方社会步入了一个物质富裕、文化繁荣的新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而不是生产主导了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体系的运转。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一个消费社会而不是一个生产社会。“消费社会”的提出是鲍德里亚的一大发明。他从现代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入手从特殊的需求理论即消费者实际上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有所需求而不是对具体的物的功用或使用价值的需求出发来界定这一社会形态。在鲍德里亚看来当代资本主义已由马克思所关注的生产主导型社会转变为晚近的消费主导型社会“生产”的支配性地位已为“消费”所取代。他说的消费社会是同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突出的物、物品或物质的极大丰富相联系的正如他在《消费社会》里描述的“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2、消费社会的基本特点第一,消费社会根本区别于传统的生产社会。生产社会是以生产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消费社会则是以围绕商品消费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前工业社会属于生产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的消费完全是出于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真实需要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然而在后工业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已经不是根据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不是商品的实际有用性而只是商品具有的符号象征意义。第二消费社会使日常生活彻底地商业化。在现代社会里商业已不只是经济活动它直接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尤其是文化工业的昌盛使文化越来越染上商业特性而陷入无深度性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流行文化性质。最为明显的是全球各大都市中商家的橱窗它们既是当下流行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公众示范处又是表征日常生活变化的晴雨表。
f第三消费社会造成平等的表象。在消费社会不仅是一个国家内工人和老板能开同样的汽车去同样的剧院欣赏演出他们的孩子能够进同一所学校受同样的教育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也都有可能消费同一种产品。尽管鲍德里亚认为这只是一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