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一、二》理论课教学大纲动物学理论课(06级)
课程名称:动物学课程名称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学学时:105学时分:6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考核方式适用专业:生物科学适用专业前修课程:前修课程《高中生物》建设开课学期:第3、4学期建设开课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课程性质、
动物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动物学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分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由于学科发展和广泛的交叉渗透,使动物学研究向微观和宏观两极展开又相互结合,形成了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多层次的研究。“动物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学类及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可为学生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做必要的准备,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和开发工作打下比较牢固的专业基础。本课程力求加强三基的基础上,突出了动物演化上的主线内容,系统地介绍动物形态、分类、进化等知识(生态内容在普通生态学中学习),注意体现结构和机能、机体和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本课程在注重“双基”的前提下,注意适时补充动物学的最新前沿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我们的动物学教学在内容上能够跟上学科的发展变化和人才培养规格。在教学内容上贯彻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努力反映国内外和浙江省有关动物学发展的新成就。本课程为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二年级本科生开设,第一学期为无脊椎动物学,讲授课54学时;第二学期为脊椎动物学,讲授课51学时。本课程结束后,在第二学期安排12周的动物学野外实习。要求加强课堂教学与大自然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动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观察、采集、标本制作和鉴定标本的方法和技能。野外实习地点:浙江省洞头、文成或平阳等地。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
1
f加深对以动物的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主干及动物界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和今后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开展科技活动的技能。本课程要求学生从理解中去记忆,从实践中去综合分析,达到具有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教学中适当多开“窗口”反映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综合,反映现代动物学和前沿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