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整改
3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1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4)评价结果判定
a当D320时,为“不可容许风险”,风险等级为5级,需改进生产环境或条件,消除或控制
风险;
b当160D320时,为“重大风险”风险等级为4级,需要制定控制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
c当70D160时,为“中度风险”,风险等级为3级,需在限期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d当20D70时,为“可容许风险”,风险等级为2级,可在生产运行、服务中进行控制;
e当D20时,为“可忽略风险”,风险等级为1级,可以接受的进行生产运行和服务。
533重大风险
行政管理部根据风险评价确定出重大危险源形成《重大危险源清单》,评价完毕后将评价结果提交
管理者代表。
1)重大风险确定依据:
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直接判断确定为重大风险;
4级以上(包括4级)的风险,判断确定为重大风险。
2)行政管理部将确定的重大风险,编制形成《重大危险源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相关职能
部门,并存档。
54风险控制
541风险控制的策划
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小、隔离、个体防护”的原则,即首先考虑消除风险
(如可行),然后考虑降低风险(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根源或潜在的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具体
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根据风险评价分级确定的风险等级,实行分级控制。
a)1级:毋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b)2级:是指风险减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
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c)3级: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章制度内进行规定进行预防和控
制。
fd)4级: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应在方案和规章制度中予以制订控制办法,对其实施监控。
e)5级:作为重点的控制对象,制订方案实施控制。2)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必须控制。54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可包括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等方面,但应考虑以下内容:1)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规定;2)公司现有的设备、设施的情况;3)公司员工和相关方接受的程度。543风险控制的途径有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通过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对因经济状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