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和方法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4、经济节约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进行生态模拟,研究某种微生物的培养条件;文献查阅,设计特定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试验比较,确定特定微生物的最佳培养条件;6、微生物生长的测定微生物生长及测定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的意义: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评价不同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
f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单位时间里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Biomass)的变化微生物生长的测定:1个体计数2群体重量测定3群体生理指标测定7、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135)生长曲线在微生物学中提到的“生长”,均指群体生长: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以菌数对数值为纵座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迟缓期:原因:调整代谢特点:分裂迟缓、代谢活跃对数期:原因: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特点:数量速增稳定期:原因:条件限制特点:代谢大量积累,生长速率为零衰亡期:原因:代谢活性降低,衰老细胞自溶特点:死亡细菌速增Ps1延滞期停滞期、调整期特点:a生长速率常数为零;b细胞形态变大或增大;c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d合成代谢活跃;e对外界不良条件的反应敏感。2对数期特点:此时菌体细胞生长的速率常数R最大,分裂快,代时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内酶系活跃,代谢旺盛,菌体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群体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最一致,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⑶稳定期特点:a生长速率常数为零;b菌体产量达到最高;c活菌数相对稳定;d细胞开始贮存贮藏物;e芽孢在这个时期形成;f有些微生物在此时形成次生代谢产物。
8、在生产实践中缩短迟缓期的常用手段?延长稳定期常用的措施?(135)缩短迟缓期:1通过遗传方法改变特性使迟缓期缩短2利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作为种子3尽量使用接种前后使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大4适当扩大接种量延长稳定期:补充营养、取走代谢产物、调节pH及温度、搅拌震荡、通氧9、评价不同的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155)1、抗微生物剂(或分为消毒剂和防腐剂,见14):抑菌剂:抑制微生物生长,但不能杀死他们杀菌剂:能杀死生物细胞,不能使细胞裂解溶菌剂:能通过裂解的方式杀死细胞,将这类物质加到生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