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篇一:毕业论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绪论(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十七大针对社会建设内容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了“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路。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表示,我国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主要特点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逐步扩大试点直至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争取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部覆盖。表12010年中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情况对比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个人计算得出。我国是农业大国,2007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411%,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16%,2008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301%,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o%,2009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166%,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5%,2010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05%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35%。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农村为城市服务,为工业发展服务”,这一结构直接导致我国形成了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局面。城乡经济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城乡失衡,农民面临极大的养老风险。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还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老龄化使得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尖锐。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48%是改革开放以后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23:1,绝对差距额达到131904元,是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同时,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收入比例为47:1,大大的超过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323:1,农村老年人口成为庞大的养老保障上的弱势群体。可见,在经济尚不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且老龄人口贫困,社会养老保障城乡差距大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对社会文明稳定,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