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校本化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3、在实践操作中进行经验总结,完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体系、操作体系及评价体系。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丰富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开发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潜能,使语文实践活动课真正“扎实、活泼、有序”的开展,从而增强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三、研究方法: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实施:首先要求学校领导的认识到位;其次,学校应把实践活动课纳入课程计划;活动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落实的新举措,有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的手段有: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各负其责,学校给予人力、物力保障;2、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3、外出学习。
四、研究过程与步骤、预计完成的成果形式及最终完成时间: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102013、12)1、设计实施方案;2、组建课题组,培训师资;3、确定实验人员及班级。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2015、1)这一阶段是研究的主要阶段,主要进行课题实验研究,积累实验材料,进行阶段总结,
上公开课。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22015、4)总结实验效果,写实验报告,做结题工作,接受上级的检查验收。
f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它将我们学校的文学特色与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作为研究方向,将文学活动特色资源作为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载体,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文学隐性教育的功能,在文学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推进了学校文学特色建设。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使我们涉及三个年级的课题系统化。2、培养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3、积累的资料要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经费和设备等)一、本课题的的研究工作基础和外部条件:几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响应市局教研室的“向教研教改要质量”的号召,在“教研能手”、教导主任曾玲老师及教研组长胡信国的指导下,切实有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各项竞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语文教学成绩也呈连上升趋势。我们课题组发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