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二)有效强化的基本原则(1)一致性原则:教师首先得消除没有目的性随心所欲的评价行为,克服不良情绪对强
化的干扰,其次教师要保证标准和方向上的统一,不能行为表现出来的与内心真实的评价不一致。最后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关系,确定共同的强化标准形成教育合力。(2)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评价水平已达到强化的准确与恰当。其次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成见效应,以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强化学生。最后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3)及时性原则:及时的强化有利于学生行为与强化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4)效能原则具体而言,为了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强化,可以采取下列手段:(1)让学生充分了解奖惩的行为标准(2)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个别差异(3)正强化比负强化好(4)惩罚只限于学生知错能改的行为(5)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3、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要点是什么,对高校搞好榜样教育有何启示?p34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习得有两种不
同的过程:一种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即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即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属于间接经验的学习,它又被称替代性学习,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为。
观察学习有三种类型:(1)直接的观察学习,指对行为的简单模仿;(2)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在观察他人行为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行为准则或原理,并在以后的行为中能根据这些准则或原理表现出类似的行为;(3)创造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通过观察可以将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于个别榜样的新的行为方式。
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1)注意过程,它是观察的开始,是人们主动地感知信息。只
2
f有当学习者注意到示范者的行为时,模仿才有可能;(2)保持过程,学习者通过表象和言语编码,将观察到的东西保存在记忆中;(3)动作再现过程,是学习者再现以前编码的信息和言语表征,并将其转化为动作的过程;(4)动机过程,学习者必须有动机地去模仿观察到的行为,这样学习行为才能发生。行为结果对学习者提供信息和动机作用。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对高校搞好榜样教育的启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