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
2019年
5注重道德修养。追求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儒家把“至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把“圣人”作为最完善的
理想人格。
6强调修养践履的重要。儒家认为修身、躬行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儒家关注现实政治,具有理性
精神。
20184月浙江选考,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抓题眼“国家政策应因实际情况不同而适时变化,使其更具实用性、针对性”是史料的中心大意,也是题眼所在,凸显功利性。找错点“民贵君轻”“克己复礼”“精神自由”均与史料主旨不符,可排除A、C、D项,答案为B。答案B弥补短板1史实角度:弄清“民贵君轻”“克己复礼”“精神自由”等对应的史实及内涵。2素养角度:一方面通过考查儒家思想不同时期的发展,体现文明和文化的传承,突出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另一方面通过中西对比,体现文明的多样性,体会不同文明产生与发展的不同背景及影响,理解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三是考查在现实社会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1.201711月浙江选考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f答案C
2019年
解析“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出自荀子,意思是“他们偏爱
自己平时积累的学识,只怕听到对自己学识的非议;他们凭自己所偏爱的学识去观察与自己不同的学说,只怕听
到对异己学说的赞美”。故答案为C。
2.201610月浙江选考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
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答案B
解析孟子主张“斯得民矣”,荀子主张“则莫若平政爱民矣”,都强调施政为民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
3.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