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农村耕地闲置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转入二、三产业,不少农村地区目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闲置现象。本文从当前农村耕地的问题出发,对农村耕地闲置问题的基本情况、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文献综述,力图为农村闲置土地利用研究的提供思路。关键词:耕地闲置基本情况原因对策一、农村耕地闲置问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关系国计民生,支撑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1;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抓住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人均耕地水平低,耕地面积不足,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据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透露,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十余年我国耕地面积已减少1亿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38亩,相较18亿亩耕地的警戒线,现存耕地保有量多出026亿亩。因为科技而提高土地效益的假象往往隐藏了由于土地问题而带来的各种危机。随着我国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不断发展,农村耕地在人们不以为然的心态下面临着许多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生产、农业可持续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合理使用土地迫在眉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这20个字的核心还是立足国内。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而且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增产增收,农民过上小康生活,这是中国梦的追求。这就对中国农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村耕地问题。耕地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是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之一,也几乎是所有自然资源的物质载体,是经济活动和各项建设最基本的空间。2。据统计,我国85的食物由耕地提供,95以上的肉、蛋、奶由耕地提供的产品转化而来。耕地直接或间接地为农民提供了40~60的经济收入和60~80的生活必需品,同时耕地也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都来自耕地3。随着新一轮户籍制度以及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村土地再次成为一个关注点。对农村耕地问题的研究分析以及对未来耕地的利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