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农村的经济结构也需要调整。李建华、景永平(2011)研究了三种显著的农村经济结构对农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要转变农村增长方式,提高农村资源的使用效率。牛凯(2012)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指出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他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自回归模型,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贾长杰(2012)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指出,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促经济发展。他指出,农村经济调整具有多层次性,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有目标,把握重点。韩俊(2015)指出了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完善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和加快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二)农村土地制度。
王小映(2015)指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保障土地流转交易安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认和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基本手段,保障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贾晓娟(2015)从农村经济发展内部因素的角度指出,建立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农村土地改革举措,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做好农民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赵阳、王宾(2015)指出,农村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事关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发展的大局。当前,在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方面都
f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三)人力资本。
韩严明(2013)指出,农村整体收入偏低、现行的教育体制的缺陷是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重要因素,他提出从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加强城乡之间的人才流动、优化城乡间的知识结构等方面来打破城乡之间的知识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官爱兰、蔡燕琦(2015)做了基于中部省份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针对农业总产值而言的,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开发、医疗保健开发、劳动力数量投入三大方面。徐涛(2016)提出加大农村服务业投入、调整行业结构、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等措施以加快农村服务业大发展持续拉动农村扩大就业。张军涛、曹勇(2018)以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