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众多的因素中,“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非常关注,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对这点非常重视,而不是诸如“社会地位”和“薪资福利”等,可见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于自己的长远发展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考虑。在“专业对口”这个因素的考量过程中,大学生的认识较为乐观,只有169的大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生非常重视专业对口,362的大学生比较重视,还有459的大学生眼中专业与将来的工作岗位没有绝对的联系。
(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及准备情况
1求职过程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的情况: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包括他人介绍、媒体网络、招聘会等途径。在这些途径当中,选择亲戚朋友或者熟人介绍工作的占809;选择报纸或者互联网等媒体招聘广告应聘的占611;通过学校就业网上的招聘信息获取工作的占372;通过院系一级的招聘信息寻找工作的只有20;而通过本校校园招聘会、校外招聘会获取工作机会的就更少,分别只有113和28。除了上述的途径之外,超过9成的大学生还会选择其他途径来增加工作的机会。整体来讲,大学生在获取就业信息的过程中,自己依靠社会关系成为就业的重要力量,传统的各类招聘会已不被大学生作为主要的就业渠道,这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能体会到。
2求职过程中物质准备的情况: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马鞍,大学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购买或添置面试服装的占665;此外高达964的大学生认为在求职的过程中应该送礼买人情,这种情况反映了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些人情世故也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其他的物质准备诸如添置高档手机、特意购买电脑、购买有关求职书籍、购买上网卡等的人群不是很高,分别只有24、5、13、05。
3求职过程中经济开支情况: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选择花费500元以下的占455;选择花费在5011000元的占409;选择花费在10011500元的占122;选择花费1500元以上的占14。在这四档当中,选择500元以下和5011000元的大学生最多。
4对用人单位的人才素质要求的理解: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很重视应聘者的素质,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认识与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能否对应和衔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成功率。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主要看中大学生素质的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品质占96;专业理论知识占904;动手实践能力占832;人际沟通能力占682;管理能力占465;创新能力占303;团队意识占166。这种分布反映了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人品和专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