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位可以一劳永逸。但是现实中就业情况往往不如人所愿,这也是当下许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单位类型分布:国有企业是大部分学生理想的工作单位,占275;其次是国家机关,占191;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位列第三,占173;142的大学生选择到三资企业工作;129的大学生选择到民营或者私人企业去工作;另外有9的大学生选择其他类型的就业单位。从分布当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普遍向往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待遇较高的国有企业部门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而选择到规模小的单位或者民营企业上班的比例就小很多,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急需纠正的问题。
3大学生最希望从事的职业:592的大学生选择担任机关干部;342的大学生选择从事科学研究,担当技术人员;54选择从事企业管理;06选择从事教师;选择自由职业者占05;还有01选择从事其他行业。从分布中看到大学生最希望从事的职业是机关部门的领导岗位,反映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追求,是一种上进的表现,但是侧面也反映出大学生群体中还有一种明显的官本位思想。选择从事教师一职的人数相当少,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培养后继人才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当大学生已经对这“灵魂工程师”失去兴趣的时候,那后面的功利主义势必会抬头。
4大学生希望去的工作地区主要有:希望到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占65;希望到中西部地区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有137。希望到乡镇、农村等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比例达628。在地区的选择上与工作单位类型的选择上,调查的结果让我们出乎意料,如此之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去工作,但在单位类型和职业类型中又选择党政要职,这种矛盾的心态看似奇怪,但是认真分析一番也有道理。人的趋利性促使人们在计划和选择的时候,会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去努力。但是在目前整个国家就业背景之下,基层是一个广大的机遇之地、大有可为之地,可见大学生群体对现实的形势有着自己的了解。
5大学生对每月薪资的期望调查:选择800元就满足的为36;选择8011200元之间的占最多数,为512;选择12011800元的占105;选择18012500元的占19;选择25013000元的占01;选择3000元以上的占03。大学生对于自己刚进入工作时收入的定位较为贴近实际。
6大学生在确定工作时对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调查(如下表,单位:):
■
如上表所示,大学生在对待与工作相关的因素中普遍表现出比较重视的态度。在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