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如团体体操表演、马术表演、摩托车赛、各种音乐和舞蹈演出等。但是其核心内容即赛马、摔交和射箭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其次,民俗以稳定不变的形式世代传承。良风美俗可能因其合理性和实用性得以稳定流传,如蒙古族的敬老尊长的民俗中的“先德吉”行旅过程中敬天地、保护大自然,避免污染河水等等,至今为草原蒙古族所遵从。2、民族性与地域性民俗的民族性是指任何民俗事象,举凡衣、食、住、行、岁时节庆、民间信仰、社交往来等等,都是在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形成的,并通过民族特有的心理与行为习惯体现出来,成为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事象,而且这些事象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看,民俗的民族性是民俗群体的一个特例,即创造和传承民俗事象的群体是某个特定的民族。民俗的民族性即可能是在各个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在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中主动学习或被动接受而形成的。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民族中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许多民族都创造并传承着同一类民俗事象,但是,这些民俗事象在内容、形式、功能、活动方式等方面,却存在极大的差异。如内蒙古草原各自治民族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具有多种祭祀活动,以祭火和祭祀敖包仪式为例,该民俗事象在蒙古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族中所表现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就有着较大的差异。所谓民俗的地域性,是指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民俗事象,或者同一类民俗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在不同地域存在着差异。无论何种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制约。即使同一类民俗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在不同地域亦会存在差异。如蒙古族服饰的构成与制作,在内蒙古草原各地区就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生活方式的不同,蒙古族服饰在草原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鄂尔多斯服饰的华丽、苏尼特服饰的精致和布里亚特服饰的多彩等。(如图)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内化为一个民族的民众性格和心理的有机成份。如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比如春节的贴对联、清明节的扫墓、端午节的吃粽子、重阳节的求寿等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至今,这些习俗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传承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