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事象为主要内容的。(D)游艺的民俗:民间传统娱乐活动6、中国学者陶立潘的分类(A)物质民俗: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交易(B)社会民俗:家庭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礼仪、岁时习俗。(C)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行为传承民俗、精神信仰民俗(三)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有哪些特征?民俗学家们见仁见智,意见不一。民俗特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要全面的指出民俗的所有特征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民俗特征,即指各类民俗共有的基本特征。1、群体性与传播性群体性是指民俗的产生、传承和发展是群体活动的结果(民俗的本质特征)。一个地区,一个村庄,只有一个或几个人按某种方式生活与生产,那么,这种行为仅是他个人的爱好,而不是一种风俗。如,蒙古族饮食民俗里有很多禁忌,忌讳把奶桶等盛奶食的器皿扣放,否则视为一种不吉利的行为;忌讳有意无意倒洒牛奶,否则会得到苍天的斥责等。这些禁忌习俗不是某个人或几个人按某种方式规定的,而是共同认可的。成吉思汗的大扎撒克里河里不能洗衣服是法律,不是民俗。结论;首先,民俗是由个人创造。经群体响应,达成共识,最终形成的。如果仅仅是个人创造了新的观念、行为、故事或器物,而没有群体的响应,就不可能产生民俗。其次,民俗的传承离不开群体。任何民俗的事象的传承和发展,都必须有群体的共同参与。只有依靠群体
2
f行为,民俗事象才能代代相传。如,鄂温克族居室禁忌里有一个奇俗:建成新居,自家忌住,一定要请外姓人先来住头宿。这个习俗刚开始有可能一个部落的酋长或几个人定的,但它鄂族群体的认可以后才能变成民俗。再次,民俗的发展是群体活动的结果。民俗的传播性是指民俗在约定俗成之后,其核心的内容与形式就在一定群体和地域世代相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变。具体地讲,民俗在其核心内容与形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时代往往发展过程中体现传承性。如,“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娱乐盛会。据说在唐代,蒙古族就有了奔马射兔的那达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每次那达慕只进行一项比赛或赛马、或摔交、或射箭。据1225年镌刻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后,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赛马、摔交和射箭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被成为蒙古族“男儿三艺”。到今现代,那达慕在流传过程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