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极易成为团伙犯罪和恐怖活动的孳生地。有新统计显示,A市70的犯罪来自于外来人口,而违法犯罪被侵害人中有70是外地人口,这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大冲击。随着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垃圾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垃圾处理现状不容乐观。据专家估计,目前中国已有400多座城市被垃圾包围,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环带包围。航空遥感测量显示,某直辖市郊区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7000多个。由于垃圾增长速度过快,近年来,中国垃圾综合利用率一直与上年持平。也就是说,过快的垃圾增长抵消了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我国现在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人口涌向城市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A市社科院Z研究员说。据了解,“十一五”以来,我国城镇化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推进。这意味着,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此外,由于国家近年鼓励人口流动、鼓励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政策取向,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镇的趋势还将延续。大城市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一些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就不愿离开,融入大城市的愿望强烈。这使得大城市人口流动形成“盆地聚集效应”。在一些大城市,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观念在更新,与以前一心想着“打工”、“流动”持不一样的心态。现今许多流动人口已经不再频繁流动,而是追求与现居住地的文化融合。据受访专家分析,大城市在经济、文化、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各种社会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9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中国目前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过多集中在大城市。同样,大城市的教育资源集聚也更加突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聚集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旦拥有这些城市的户口,就可享受到这些优惠。此外,高校扩张也是大城市人口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以B市为例,统计显示,1980~1990年在校生增加566万人,1991~2000年增加143万人,2001~2005年的5年又在新的基础上激增254万人,呈现加速增长
f趋势。一线城市的产业政策具有吸引高校毕业生大量滞留城市和普通劳务输入人口剧增的双重影响。以E市为例,20世纪80年代,E市曾经在工业化的口号下集中发展了重型加工业和制造业项目,首钢、石油、化工大规模招工和引进人才,使得C区、D区和F区在随后的十几年里陡增近百万人口。90年代中期工业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机械、化工和汽车制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