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把“教学”转化为“成果”?
作者:忻叶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4年第12期
您作为江苏省省级职教教学成果奖的评委,对于本次成果奖评审情况的总体评价。您觉得评审中突出的特点和问题在什么地方?
国家教学成果奖是教育界的最高奖项,分量是很重的。我认为职业教育类的获奖成果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围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践工作做得很突出、有成效,同时成果有理论高度,影响很大,能给别人借鉴,是长时间的一种积累。我觉得本次教学成果奖:1是江苏职业教育界近年来贯彻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和实践的成果反映。2总体水平较高,实践成果较为丰富,可复制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3既有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层面的改革成果,更有课堂教学等微观层面的教学改革成果。有学校领导主持的全校性改革成果,也有普通教师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
问题主要在于,评审材料还需要在职业教育的理论创新与成果提炼上下功夫。先说成果提炼,我发现有一部分申报材料落选主要是由于没有看清楚相关要求,没有学习文件。比如呈现方式是什么,解决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成效,辐射影响是什么,创新点在哪里,等等。如果不把这几个问题说清楚,这份报告提交上去是没有用的。其实这些要求在文件里(指“填写说明”)都写得很清楚。但是,申报材料中有的写了事迹介绍,有的写了经验总结,有的写了会议交流材料,这些都不是很符合要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申报人对成果的理解不太透,有很多是课题,把课题作为一个支撑的东西,总结性的内容比较多。但实际上成果申报应该围绕问题来做,要预设问题,如目前职业教育界的理论热点是什么,实践难点是什么,围绕这些东西去创新实践和理念,再总结提炼。再说理论创新。有一些申报材料名目为“××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如果说到“研究”,就要有理论来支撑,要有创新的理念,别人没有提出、提到的,我提出来,这就是创新。从这次评审来看,实践层面大家提的成果很多,理论提升的东西比较少。材料要做得能入评委的眼,一看就知道能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侧重,能够切中教育的要害。如果说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你还在研究,就没有创新性。
还有一个材料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问题,这涉及材料的证据链和支撑性。什么叫“证据链”?比如申报报告里提到“在全校进行动员”,那这句话的证据链就包括进行动员时学校发的文及其他相关材料;说“该项成果发表了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