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MICROECONOMICS总学学时:54学时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先修课程:经济数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课程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是广大学生顺利完成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学业和今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概论,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微观决策理论。
总之,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我院经济类、财务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二)课程目的
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有关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应用问题中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经济开发、发展、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上述四个教学目的,所以需要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微观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f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法。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使学生学会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4、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就是概念较多,图形及数学公式较多,对有些理论和结论而且还有大量的论证分析、图形展示和数学推导。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有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内容上,要求准确地掌握各章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图表等直观的描述工具。从基本概念出发,熟练运用已学过的有关性质和结论,进行分析和论证。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注重方法;注意听讲,抓住重点,善于思考,联系实际。(四)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在教学中,应按“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进行要求。“熟练掌握”是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