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建设重新启动,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设立了伦理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周辅成教授开设了西方伦理思想史课程,并招收研究生。“文革”时又被停止,“文革”后,社会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的哲学系重新成立伦理学教研室、研究所,普遍开设伦理学课程。
特别是1996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要学一点伦理学以来,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战略以来,伦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出现了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不仅仅在伦理学理论、中西伦理思想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应用伦理学也取得了相当的发展,出现了生态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家庭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管理伦理学等众多的伦理学分支学科,并出版了大量的相关论著。尤其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增设的伦理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也越来越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f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虽然伦理学的历史悠久,但由于时代的差异、认识的角度、立场的不同,人们关于伦
理学的研究对象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伦理学家认为:伦理学是研究“善”的,是一种“辨别善恶之学”;有的伦理学
家认为:伦理学是研究幸福问题的,其中德国的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还把自己的伦理学说叫做“幸福论”;有的伦理学家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义务的,是人们应当如何行动的科学;有的则把伦理学归结为一系列规范的综述或者道德现象的记录(如规范伦理学);有的伦理学家认为: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判断的,是一门旨在对道德价值进行逻辑分析或作语义学解释的学问(如元伦理学)等等。
综合来看,伦理学界总体上还是认为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认为伦理学是从道德的视角去研究人、研究人生目的、人的价值何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其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即是经济利益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经济利益,以及被决定者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二是社会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个人利益服从社会集体利益,还是社会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的问题(当然人和自然的关系本质上也是如何处理这种利益关系的反映)。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基本问题其原因如下:
第一,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体现了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矛盾特殊性。善恶标准体现整体利益、调节手段以自我牺牲为前提
第二,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