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仅在馆内出售,而且还开办了邮购业务,每两个月就向外寄一次商品目录,每年平均寄出1300多万本,每年为近60万人邮售商品。该馆1949年商店全年营业额仅有10万美元,1972年上升到200万美元,1987年猛增到5500万美元,现在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2。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不能只停留在文物的复仿制这个单一的项目上,而应积极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文物复仿制固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起到赢利和宣传的作用,但从面向市场方面看,如果只是一味文物复制就会因为产品单一和顾客群的相对狭小而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所以,博物馆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独特之处;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把文物同现代工艺现代潮流结合在一起,开发出基于文物又不同于文物的产品。另外,在价格上要同市场接轨,要跳出旅游地点物价高的怪圈,以科学的定价来占领市场。在这方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可说是一个成功范例。它以发挥“传播教育功能”为宗旨,把博物馆商店从一个小纪念品中心,发展成为博物馆文化教育的延伸机构和重要的经费来源。我经常陪博物馆同行到汉阳陵博物馆参观,总体感觉改馆的旅游纪念品多种多样,最令人着迷的是复制汉俑,那些姿态生动、形象可爱、表情丰富的汉俑,不论是男俑还是女俑,都仿制得惟妙惟肖,让人爱不释手。其实,博物馆的纪念品要真正体现出博物馆的特色,只有这样的纪念品才受观众欢迎。博物馆的纪念品不要一哄而上,追求那种社会上流行的款式、品种或花色,结果,流行风一过,这些纪念品立刻削价处理,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认为,博物馆的柜台上千万不要出售那些到处可见的粗俗低劣的纪念品,这样不但会损害博物馆的声誉,而且没有任何特色,在哪里都能买到,失去了博物馆纪念品的意义。2007年夏季,我参观考察法国的博物馆时,
f用了一整天时间参观奥赛博物馆,博物馆内的展品、陈列和建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同样引起我的兴趣,单就柜台上的名信片而言,已经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各种制作精美的图书,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特色鲜明,从售价数元的口袋书到价格不菲的大图册,品种繁多,中型图录均有英、法、日、中、韩、意大利、西班牙等各个语种,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种。博物馆设计和制作的纪念品为何得不到观众的喜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博物馆脱离观众,博物馆的纪念品不能吸引观众。我认为主要的问题还是博物馆不了解观众的需求,博物馆为观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