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把主题课程内容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为引入阶段。信对于幼儿来说,确实是比较陌生,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孩子引入到信的主题当中呢?我设计了《飞鸽传书》《点点和多咪》《竹书》等内容给孩子了解信的起源,人为什么会写信。
第二阶段主要是信基本知识的学习,让幼儿进一步思考:与古代相比现代传递信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感知时代的不断进步。这阶段我们选择的内容有《邮局之旅》《快乐邮递员》《好快的信》《邮票大集合》《邮票的秘密》等。
第三阶段是体验阶段,我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了《温馨的信》《寄信》《收信啦!》《爱的传递》《我来当快递》《各种各样的邮票》《各种各样的信纸》《我家附近的信箱》《中二班信箱》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让主题更有意义和生活化。
三、注重孩子的实际参与,体现孩子的主体性
主题活动应该注重孩子的实际参与,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在实践、探索、思考中得到答案。例如《写给爸妈的一封信》活动,我首先请幼儿回忆收信的经历,与孩子讨论如何给爸爸妈妈写信。接下来我让孩子参与寄信的实际操作活动,并请爸妈协助孩子完成寄信的整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孩子知道了原来写好的信必须先投放到邮筒里才能寄送出去,经过几次的探索,他们发现到真正从邮局寄来的信邮票上定会有个邮戳,直接投放到园信箱或通过别人交的信件是没有邮戳的,所以在收信时他们会特别留意邮票并由此来判断信件的来源,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幼儿不但掌握了寄信的程序步骤及邮票的秘密,而且在探索中亲身体验写信、寄信、收信带来的快乐。
随着主题的不断发展深入,我把活动与环境相结合起来,让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进行实践操作,美术课上孩子们用心设计出各种精美的信纸、信封、邮票,并把它们粘贴在美工区墙壁上美化美工区。在语言区里他们把爸爸妈妈的信收集整理粘贴在“温馨书屋”的大镜框架里,让大家时刻能阅读到爸爸妈妈温馨的来信。
实践证明,幼儿的知识经验获得不再一味的由老师教幼儿学,而是在孩子们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和积累的。幼儿在参与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主题活动的经验,而且也通过实践掌握宝贵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孩子们学习方式的另一种拓展。
四、大力吸呐家长的参与,使教育教学做到双向性发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因素中,家庭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它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大力吸呐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