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改善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并从探究型教学模式、导研型教学模式和合作型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90一、引言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教师往往依赖经验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数学演练,而忽视了数学的人文因素、学生的情感因素的培养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二、探究型教学模式1探究型教学的含义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一定的数学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等一系列数学思维活动;或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数学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2探究型教学的实践首先,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型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探究对象主要是面向课内的学习内容。因此,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探究性课题的学习中,还应体现在数学教材和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其次,课后练习中的探究型学习。课后的练习是实践性的,具有教学时空开放化的特征,完成它需要经历自己的自我实践,又需要动脑分析推理,这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最后,研究性课题中的探究型学习。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课题内容和有关背景知识,或预先安排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等方式熟悉内容,明确需要研究的课题。三、导研型学习模式1导研型教学的特点首先,探究性。数学探究的价值在于过程的真实性,在于学生的亲身经历。结论固然重要,但是探究的过程更为重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以过程为载体,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探究之路,学习他们思考、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习他们善于从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其次,协作性。在探究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交往而沟通、交流、协调,从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交往中发现自我,形成主体意识;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形成丰富而健康的个性。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介入是要贯穿于始终的。最后,反思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