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互动交流,除教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外,还积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质疑能力,又能使教者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一,在课堂中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利用激励制度让学生敢于举起手来,鼓励他们,举手回答问题不一定要回答正确,
f老师的答案也没有标准的,只要同学们回答有理老师就给同学们加分,而在课堂中有创新表现的,笔者不但利用语言给予鼓励,还给予他们奖分等。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礼仪展风采》这节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设有关展示礼仪的情境,自编一个小品,并表演出来。结果在课堂上平时表现不太好的梁某同学让笔者收获了惊喜,因为他在这节课的小品表演中,以2012年11月22日~28日在梅州举行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作为背景,设计了一个志愿者和一个归国华侨的两人的对话,梁某扮演华侨,另一个学生扮演志愿者,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仪,让大家了解到了客家文化、饮食、美景,同时他还不忘擦亮梅州“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品牌,学生的表现确实让我太震撼了,我毫不吝惜地给这个小组的课堂展现分加了满分,同时充分肯定了这位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你表演得太好了,真棒!从你的表演中老师看见了你的表演天赋,看见了你对我们家乡梅州的热爱,梅州将来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你太有才了,努力吧!小伙子,如果能将此才华用在日常的学习中,前途将不可限量。”此时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脸上也洋溢着笔者从未见过的自豪。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通过教者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自信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在课堂评价中笔者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正如巴西教育
f家保罗费莱雷指出的那样:“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边交流活动,课堂评价也是如此。课堂评价交往应关注师生之间能否平等对话和沟通。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中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学生也要对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不仅推动了学生主动思考、言说和做事,还推动了教者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能战战兢兢,积极反思,及时对课堂中不足的部分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