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①Fe3与SCN的配合产物有多种,如FeSCN2、FeSCN63等;I2的
+-+
CCl4溶液显紫红色。②应用信息:“氧化性:IO3>Fe3>I2”,说明IO3和Fe3均能氧化I
++

生成I2。(2)KI被潮湿空气氧化,不能写成I+O2+H→,要联系金属吸氧腐蚀,产物I2+
KOH似乎不合理会反应,应考虑缓慢反应,微量产物I2会升华和KOH与空气中CO2反应。KI3H2O作加碘剂问题,比较难分析,因为KI3很陌生。从题中:“低温条件下可制得”
-+
或生活中并无这一使用实例来去确定。再根据信息:“KI+I2

KI3”解析其不稳定性。
2(3)根据信息“还原性:S2O3>I”可判断A;C比较难分析,应考虑食盐潮解主要是
Mg2、Fe3引起,加Na2CO3能使之转化为难溶物;D中NaNO2能氧化I—。


(4)实验方案简答要注意规范性,“如取…加入…现象…结论…”,本实验I—对Fe2的检验有干扰,用过量氯水又可能氧化SCN,当然实际操作能判断,不过对程度好的同学来说,用普鲁士蓝沉淀法确定性强。答案:1)①FeSCN3(②IO3+5I+6H3I2+3H2O(2)O2+4I+2H2O2I2+4KOH否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和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

2Fe3+2I2Fe2+I2



(3)AC(4)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
f化氢等),再滴加KSCN溶于,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2。102011福建高考23,15分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mol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C6H8O6+I2C6H6O6+2H+2I
+-
2S2O32+I2S4O62+2I
-1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molL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molL__________mol。
-1
I2溶液V1mL,充分反应后,Na2S2O3用
Na2S2O3溶液V2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