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制度
1.目的实行医疗行为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进行,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技术水平。2.标准3.1疑难病例讨论211包括科内讨论、多科讨论。212专科主任确认疑难病例,主管医生提前作出书面病例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213讨论由专科主任主持,科内各级医师(包括进修、实习医师),护士长参加,必要时医务部派人参加。214主管医师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主治医师进行补充,并提出诊疗意见,各级医师围绕讨论目的,根据就诊者病情及相关资料充分发言。215病例讨论应完整记录在《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主管医师负责整理后将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历,专科主任审核签名。216记录内容包括:216.1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者姓名、职务/职称。216.2就诊者姓名、年龄、住院号、科别、人院时间、讨论目的。216.3参加人员发言纪要。216.4主持人总结意见。217对讨论拟定的可行性诊治意见,各级医师应逐一加以落实。专科主任要负责本科室疑难讨论后的就诊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2.2危重病例讨论221紧急危重症病例讨论,规定半个工作日内或即刻组织讨论,非紧急的,在48小时内组织讨论。222由专科主任主持,全科各级医师(包括进修、实习医师),护士长参加。科室指定专人进行记录和整理在《危重就诊者讨论记录本》及病历中,记录内容同疑难病例讨论。223各治疗组或病区在专科主任带领下,应及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224在每日下午交接班前,主管医师向上级主管医师及专科主任汇报病情并讨论治疗方案,及时发现诊治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225交班后主管医师及值班医师应立即落实科内讨论意见,并于病历上记载。226对于特殊危重就诊者除以上讨论外,应及时组织全科讨论及相应专科讨论。2.3术前病例讨论231凡对中等难度以上,尤其是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移植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232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专科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f233术前讨论时,由专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等必须参加。科室指定专人进行记录和整理在《术前病例讨论记录本》,并由主管医师整理,主持人审核签名后归入病历中。
234讨论目的是明确术前诊断、确认手术适应症及评估术前准备情况、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制定相应对策,设计手术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