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答:正常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的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的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者水脏,主津液。4请用简单的表格,说明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和简要循行部位。表42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上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手
肢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前缘中线后缘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下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足
肢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前缘中线后缘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5请简述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6何谓五行的相生和相克?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答:一是肝的疏泄功能与脾的运化功能相互影响;二是肝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有密切联系。
f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不仅可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餮泄;还能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胀疼痛,在下则为便秘。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与肝相连,胆汁为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若肝气郁结,则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8何谓“辩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的指导作用。
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考博中医基础理论
二、名词解释1、藏象2、痰饮3、从化4、相侮三、论述题1、津液生成、输布与排泄的过程2、用五行理论治疗情志病,举例3、肺与脾的关系4、气化对气机的调控作用5、临床上如何调节气血6、瘀血形成及致病特点7、肾的生理功能,现在研究在肾藏精方面的进展8、内火形成的病机
f2004年广州中医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记忆部分)
名词1从化2、气化填空:1、两虚交感,两虚指的是,。2、内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