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函数的概念
(预习部分)一.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概念;2.了解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4.培养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理解函数的概念,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的概念;2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求函数的定义域.三.教学难点1理解函数的概念,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的概念;2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下列问题:估计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我们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的依据。从人口统计年鉴中可以查得我国19491999年人口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你能根据该表说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吗?年份人口数百万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的距离y(单位:m)与下落时间x(单位:s)之194954219546031959672196470519698071974909197997519841035198911071994117719991246
1
f间近似地满足关系式y49x2若一物体下落2s,你能求出它下落的距离吗?问题1上述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问题2:如何用集合语言来阐述上述问题的共同点?(二)推进新课1函数的概念:
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fu
ctio
),通常记为yfxxA.其中,集合A叫做函数集合叫做函数yfx的值
yfx的定义域(domai
),
域(ra
ge).
注意:(1)AB都是非空数集,因此定义域(或值域)为空集的函数是不存在的;(2)集合A就是函数的定义域,但集合B不一定是函数的值域,若值域为C,则必有CB;(3)给定函数时要指明函数的定义域,对于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如果没有指明定义域,那么就认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2.函数的三要素:13.相同的函数:由函数定义知,由于函数的值域是由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确定,这样确定一个函数只需两个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y是x的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23称为函数的三要素.
2
f(三)预习巩固
见必修一教材第26页练习1234
函数的概念及定义域(课堂强化)(四)典型例题题型一:考查函数的概念【例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1)ABN,对应关系fxyx3;(2)A0B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