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f等,今人汪蔚林辑为《孔尚任诗文集》。他的戏剧创作除《桃花扇》外,还有与顾彩合撰的传奇《小忽雷》《小忽雷》借乐器小忽雷写宫女郑盈盈与书吏梁厚本爱情的悲欢离。合,以反映唐文宗时朝中的政治斗争,在艺术上并不成功,可以视为孔尚任的练笔之作。《桃花扇》的创作则相当漫长,它经过作者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才得以面世。早在三十来岁在石门山隐居时,孔尚任便已开始勾勒作品的轮廓,成一草稿;出任河工,闲居扬州期间,结交明朝遗老耆旧,凭吊历史名胜古迹,有意识地进入《桃花扇》的草创阶段;返回京城任职冷官闲曹之时,挑灯润笔,依谱填词,终于在1699年完成《桃花扇》的创作。二、《桃花扇》的思想内容1《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它通过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小王朝一代覆亡的悲剧历史,并从中揭示出明代三百年基业一旦瓦解的历史原因。从作品描写来看,明亡的原因之一是权奸祸国。马士英、阮大铖等魏党余孽恃迎立有功,把持朝政,对上以酒色侍君,极尽谗媚逢迎;对下则结党营私,大肆残害忠良;当清兵南下、国势倾危之际,他们却非跑即降。原因之二是文争武哄。弘光朝廷不仅文官们为各自派系的利益党争不止,而且江北四镇等武将们也同室操戈,互相倾轧,致使河、淮一带兵势空虚,清兵得以长驱直入。原因之三是昏君荒佚。身处国难深重之秋,弘光帝却不思国事,无心朝政,反而纸醉金迷,忙于征歌选舞。通过南明王朝这一系列覆亡事实,作者暴露了统治阶级醉生梦死、昏庸腐朽的本质,深刻地揭示出它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2《桃花扇》不但展现历史兴亡的事实,而且表现出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剧烈搏斗。正义力量的代表者有侯方域、李香君和复社人士,有柳敬亭、苏昆生、李贞丽等下层平民,还有抗清英雄史可法等;邪恶势力的代表者主要是阮大铖、马士英、弘光帝等
f所谓的“弘光群丑”。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把最大的热情投注到歌伎艺人等市井细民身上,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低微,但却关心国家安危,明辨政治是非,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李香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权奸的斗争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其优秀品质和政治眼光远远超出了剧中的须眉男儿。柳敬亭、苏昆生位卑不敢忘忧国,忠肝义胆,为国事甘愿出生入死。他们的思想情操不但同那些祸国殃民的上层统治集团形成鲜明对照,也使清流文人黯然失色。把这些低贱人物放在这部历史剧的中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