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又继承了《牡丹亭》的传统,通过幻想的情节歌颂精诚动天地的理想爱情,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色。第二十五出《埋玉》之前写人间事,以写实为主;《埋玉》之后多写仙界事,以幻想为主,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表现前后辉映。2《长生殿》的结构宏伟,场面壮丽,而又排场紧凑,组织严密。剧本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之事为副线,两条线索互相穿插,彼此关联,自然而又紧密地扭结在一起,体现着“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的创作意图。而李、杨爱情主线又以定情的金钗佃盒时隐时现贯穿其中,钗盒随故事的进展由合而分,由分而合,既使全剧的情节有着内在的联系,又体现了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命运变化。全剧关目衔接,
f针线绵密,伏笔照应,极见匠心,同时场次与场次之间苦乐对照、庄谐参错、冷热相济,取得强烈戏剧效果,从而将传奇剧的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度。3《长生殿》的曲文既继承了元曲的传统,化俗为雅,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典型的曲辞,又较多地化用了唐诗中的名篇佳句,化雅为俗,如同己出,从而形成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文采斐然而又不失本色。《长生殿》曲文的优长处更在于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善于融情入景,形象地传达出人物的内心感情及心理活动,同时富于性格化和动作性,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曲辞风格。全剧音律精工和谐,曲牌运用得体,宫调的调配、曲调的选择都紧密配合剧情的变化,真正做到了曲辞和音律俱佳,文情与声情并茂,取得了“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的社会效果,因而《长生殿》问世以后,一直盛演不衰。孔尚任与《桃花扇》一、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1与南方的洪同时,在北方也有一位著称于世的戏剧家孔尚任,他们的代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双璧,同时也标志着传奇这一戏曲形式达到了高度的成熟和最后的辉煌。孔尚任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648——1683):为苦读经史,积极应举时期。圣人后裔的出身,用心举业却乡试落第,隐居石门山却又纳捐国子监生。第二时期(1684——1702):为辗转仕途,宦海沉浮时期。御前讲经得以“异数”出山,三年湖海飘泊及与明末遗民的交往,返京后闲适的生活情调,《桃花扇》成却以“疑案”谪官,滞留京城两年却一无所获。第三时期(1702——1718):为频繁出游,穷苦终老时期。黯然归乡重过隐居生活,平淡萧散的晚景,外出漫游以慰寂寥,卒于老家故居。2孔尚任一生著述等身。诗文集有《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稿》《长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