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作者:王旭明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年第01期
编者按: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但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概念模糊、主观随意性、功利主义倾向。作为真教育的倡导者、践行者,王旭明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当遵循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厘清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教材之间的关系,强调课程意识,将校本课程融入现有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学校随便规定一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的“课”,或者片面地理解为在校长或教师的主张下编制学生人手一册的“校本教材”。然而在实践领域,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缺乏理性的思考与设计,开发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概念模糊、主观随意性、功利主义倾向,未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等的主观能动性。如此,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但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反而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沉重负担,实属遗憾。
为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基于研究和实践,我梳理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
厘清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进一步指出: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的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合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建立符合我国的特殊国情,该如何正确认识、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搞明白的关键问题。
在我看来,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相互补充、有轻有重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轻重程度上来说,最重要的肯定是国家课程,其次是地方课程,最后是学校课程。坚定地把重点放在国家课程上,对学生才是最公平的。当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