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并以创新为特征的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相关素质的人才。不管是原来还是现在,创新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进步与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能力所造成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素质教学中,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开发。文章分析了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为国家、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教师;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15102一、将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1对教学的观念予以更新。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整个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对于学生的具体听课效率以及学生掌握课堂质量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予以培养与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因为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才能达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予以培养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树立起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宗旨的教学信念。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那就是“人类处处都是创造
f之地,天天为创造之时,人人为创造之人。”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规范,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严格自身的品质与素养,将自身的态度予以端正,然后从过去传统的学科知识传授过程中解放出来,逐渐将自身身份进行转变,这个时候的教师就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以及指路者,并且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潜能进行培养作为整个教学的终极目标。
2实施课堂教学设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拟定教学手段、教学流程以及教学目标等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节奏而言具有主导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教学设计的实际质量将会对学生培养自身学习兴趣造成严重的影响。教师在上课前就将课堂设计这一过程做好,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课堂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最大化的吸收,如果教师的课堂设计相当具有针对性或者质量非常高,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其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具备一定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将知识运用到实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