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培养规划,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实施学校“十一五”师资队伍培养规划,学基本队伍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首先,切实推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使青年教师通过承担教授、副教授主讲课程的辅导工作,学习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其次,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等。第三,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坚持教授、副教授上讲台制度。把为本专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聘任的基本要求,不为本专科生授课的教师不得评聘为教授、副教授职务。被聘教授、副教授,如连续两学期不系统讲授一门以上课程,不再聘任其教授、副教授职务;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开设一门选修课。着力推行主讲教师资格制度。所有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外聘教师必须具有主讲教师资格,院系应加大对外聘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探索大班上课、小班辅导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主讲,分小班配备辅导教师。鼓励和支持校内高水平专家及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士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建立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校内分配制度,逐步提高教师课酬,实行职称与课酬挂钩,鼓励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上好课、多上课。开展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带动全校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激发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十一五”末,学校再评选10名左右校级教学名师。(四)加强教学管理,健全教学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管理,
9
f加强教学管理,完善由学校院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校与院系的管理职责,强化院系的教学管理职能,实行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学术管理。教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的宏观指导和监控评估职能,提高协调能力。院系负责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使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文档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坚持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明确教学工作纪律,继续实行教学工作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制定政策吸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