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
二、科学内容
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
部分。下表为“内容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与二级主题。这种主题式的
呈现形式不代表教科书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教科书编写者可以根据《标准》
编写不同特色的教材。
“内容标准”中的样例与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中选用,
也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其他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
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1.物质2.运动和相互作用3.能量
1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2物质的属性1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14新材料及其应用2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2机械运动和力23声和光24电和磁31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2机械能33内能34电磁能35能量守恒3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1.物质
各种物体、粒子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本主题所涉及的科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相联系。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而且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这部分内容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于身边物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第二类是对于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的初步认识,由于学生缺少直接经验,因此要注意科学方法的运用;第三类是和当前蓬勃发展的材料科学相联系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物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1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标准:
11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
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温范围。例2.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
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例3.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11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