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情境,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微课引入新课,与时俱进,接近生活,在情境中学习,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更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内容提纲
(一)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二)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三)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四)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的特点。
教师:课件展示日本的自然篇和人文篇,并要求学生回答
学生:富士山、动漫、樱花、新干线、和服、相扑、火山地震、日本民居等。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都很有日本特色,说明大家对日本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学生回答预设:日本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学生还是有话可说的,回答问题会很积极。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可以缓解刚刚上课的紧张感,并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过程,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讲授新课──利用已创设好的情境,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我们先来看内容提纲(一)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设计意图:位置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加上日本是学生地理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因此采用通过读图的方式来掌握日本的位置、组成等内容,让学生在图中分析,加强感性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承转:我们常用“一衣带水”这个词语来形容我国与日本的位置关系,用“千岛之国”来形象地说明日本的组成,那么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
1.用红笔大概描出日本海岸线轮廓,并说明特点。
2.观察日本的地形图,说出日本地形特点。
f3.结合教科书图文叙述,完成PPT设定活动。教师总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有“火山国”和“地震之邦”之称。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日本国民极强的应急意识和未雨绸缪的抗震减灾机制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教师:你认识哪些品牌呢?怎样认识的?学生回答略。教师多媒体展示我们生活中的日本的工业产品。设计意图:在我国市场上经常会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这一环节虽然小,但是一下子拉近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