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教学计划模块,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选修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活动,锻炼实践能力,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引导大学生努力获取必需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走向成功的敲门砖,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2)开设《考研与留学》公共任选课,36课时,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教学任务由相关教师或辅导员承担。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人才培养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研深造,他们对考研与留学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与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向这些同学提供指导也势在必行。(3)开设《公务员考试实务》公共任选课,36课时,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教学任务由相关教师承担。近年公务员考试年年热烤,温度持续飙升,“考碗族”的队伍也日趋壮大,社会各种考试培训或辅导机构应运而生,为了满足报考公务员同学的需求,高等学校也应有所作为,为同学提供相关的指导与服务。(三)求职择业指导阶段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程,18课时,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开设教学任务由学生处领导、学院党委书记、行政副院长、团总支书记、长期从事学生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和专职辅导员承担。这是就业指导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升学考研辅导、留学导航、报考公务员、选调生、选聘生、特岗计划、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西部计划、预征入伍、协议就业、灵活就业等就业内容,任课教师同时在就业技巧、自荐方法、简历制作、应聘礼仪、权益保护、协议签订、档案托管、就业政策和法规、就业信息的获取、处理及运用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四)创业指导阶段开设《创业学原理》必修课程,共计18学时,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教学任务由专业教师承担。任课教师向学生讲授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创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企业的设立及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知识,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政策、工商、税收、卫生许可、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深化学生对创业活动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目标。四、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路径1成立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教研室是开展课程建设的必要组织形式,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教研室为依托。教研室的工作职责主要不仅是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探讨教学方式、方法等还要了解与掌握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就业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