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的诊断过程中,BAL结果对于提示或除外某些疾病,缩小鉴别诊断范围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疾病主要包括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xtri
sicallergicalveolitisEAA),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
chiolitisoblitera
sorga
izi
gp
eumo
iaBOOP),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chro
iceosi
ophilicp
eumo
ia
fCEP),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性肺损伤,结缔组织疾病(co
ectivetissuedisease,CTD)等。如果临床和肺功能异常提示ILD,而胸片正常,这时有必要进行BAL;相反,如果BAL结果正常,则可除外某些活动性ILD。有时候,通过BAL也可发现疾病的特征性异常,做出特异性的疾病诊断。这些疾病包括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
eumocystiscari
iip
eumo
iaPCP),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肺结核,石棉沉着病,肺出血,肺部肿瘤或癌性淋巴管炎,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
aryalveolarprotei
osisPAP)肺朗汉组织细胞增多症,(pulmo
aryLa
gerha
scellhistocytosisPLCH)等。
第二节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虽然各国关于BAL操作及BALF实验室处理过程和检测方法的指南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原则原则基本上一致。1操作前准备与注意事项操作前准备与麻醉同常规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AL通常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在观察气管支气管后,但在其他操作(如活检或支气管毛刷)之前进行,以免因为出血造成灌洗回收液被污染。当BAL是为了评价非感染性ILD时,如果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炎症并伴脓性分泌物时,则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后,再进行BAL检查,以免影响BALF的实际结果。还需要强调的是,进行BAL时,对所选灌洗肺段的支气管应该常规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以防止咳嗽,但是在进行BAL前又必须吸引清除局部的利多卡因,以防止利多卡因影响细胞回收、活性及功能。此外,适当使用镇静剂也有利于病人合作,适当使用胆碱能受体抑制剂可以降低迷走反射和支气管分泌,这些都有利于增加BAL的回吸收。2灌洗部位纤维支气管镜嵌顿于段或亚段是保证灌洗液回吸收的重要条件。在病人仰卧位时,右中叶或左舌叶易于操作及嵌顿,有利于回吸收,与灌洗下叶比较,回吸收增加至少20%。关于DPLD的BAL研究还显示,一个部位的灌洗通常能够代表全肺并能提供足够的临床资料。因此,对于DPLD患者,常规采用右中叶或左舌叶作为灌洗部位。然而,对于局灶性病变如肿瘤、肺部感染等,则需要在影像学证实的局部病变部位进行灌洗。3灌洗液通常使用预热至37℃或室温的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灌洗。预热至37℃可以减轻咳嗽,增加细胞的回吸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