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对
细胞因子的临床检验价值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过程中,由医护人员负责记录患儿住院时间、身体发热时间以及胸部影像恢复时间。治疗结束后,调查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并对两组患儿的身体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和胸部影像恢复时间和炎性因子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身体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和胸部影像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中可有效减少患儿住院时间,患儿治疗后恢复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支气管肺泡灌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儿童患儿;临床应用
支原体肺炎属于非典型肺炎,又称冷凝集阳性肺炎,主要是由肺部毛细血管发生炎症以及肺部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当患儿接受抗生素药物类治疗6天后,症状元明显好转,患儿体温持续升高并伴有剧烈性咳嗽时,支原体肺炎将转变为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药物的频繁使用,会使患儿身体产生抗药性,治疗难度增大,效果不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支气管肺泡灌洗逐渐应用与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减少了对患儿的身体损伤,可缩短治疗时间。本文主要就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临床作用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71±13)岁;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9±2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方法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均定时接受胸部阴影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由医护人员为患儿进行静脉注射,注射药品为红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