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生活即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郭财红来源:《江西教育C》2018年第02期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三大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和价值;生活决定了教育,需要契合生活实际展开教育;教育应该为改造生活、参与生活实践服务;应该批判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形式。“生活即教育”思想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不谋而合,素质教育下,为真正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价值与质量,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需要关注教学中“生活即教育”理念的贯彻与实施。
一、挖掘生活化教学素材,丰富数学课堂
生活是巨大的素材库、资源库,也是最广阔、最真实的教育场所,能提供无限的教学素材与资源,丰富数学课堂。“生活即教育”认为,需要契合生活实际展开教育。由此,为让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实际,需要探索出生活的作用和价值,在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让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更真实与丰富。
如学习“比例尺”“认识方向”时,可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地图、线路图,展开生活化教学素材的挖掘与利用。又如“平均数”“条形统计图”学习时,可以搜集各年级班上学生体重、身高的数据,通过调查、记录、统计,得出男女生不同年龄体重、身高的发展规律。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活学习兴趣
生活是巨大而真实的教育场所,小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熟悉身边的生活。为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生活情境下展开数学奥秘的探索过程。
如“四则运算”与“元、角、分”学习时,可借助生活实物,模拟超市,组织学生参与“小小商店”学习活动。布置有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学习用品、玩具等,标上价签,然后学生一起参与角色扮演。扮演的有顾客、收银员、推销员,完成购买、计算、付款、找零、兑换物品学习活动。生活化情境下,学生兴致勃勃,快乐学数学和用数学,发现了数学的奥秘和价值。
三、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引导合作探究
“生活即教育”认为,应该批判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形式。基于此,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创设条件和机会,预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室外,在生活中展开趣味、丰富的教学活动。师生在户外探索,在生活中合作探究,参与动手实践、课题研究、互动交流与总结反思,能不断发现并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质量。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