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学的时候,我们面对高考,有很多的选择天空。但大学里不同,大学要用自己的脑子去独立思考,一个真正的大学校园,不仅有高楼大厦,更是酝酿大人格和大胸怀的地方,是培养大师、崇尚大思想大情怀的地方。一个人只有在大学里把自己养大,你才可以在面对社会的时候不妥协,不退缩,带着一种信的力量去创造,去完成。我们想起《逍遥游》,都会羡慕大鹏鸟,其实大学就是把我们从小鱼养成鲲的地方。如果你是那种尺把长的小鱼,你是成不了大鹏鸟,也许会变成斑鸠和麻雀,只能像文中的蜩与学鸠一样指着大鹏鸟说:“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这个世间,鱼也罢,鸟也罢,是有大小之分。大学是干什么的,就是把我们自己养成的地方,然后你到这个世界上去等待机遇,化而为鹏。庄子说人的一生“乘目以游心”,这五个字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生比较好的一种状态,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如果一个人这一辈子都出世当神仙去,就太自私了谁来为社会做事。但一个人以入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那他得累,得计较,得被所有人的议论,压力太大。如果一个人以出世之心去做事,不管做到什么程度,都会认真去完成而放弃很多计较,因为在他心中有一片天地。所以我说神于天,圣于地,这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我们将找到一个这样的反差,把自己的辽阔空间建立起来。我喜欢一句谚语:人生不能就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所以人生的宽度,在自己的手里,让我们尽量辽阔,在这个世界上,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人有多大的眼界,就有多大的世界。所以上大学,我们最主要就是建立天高地阔的人格的空间。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儒道兼济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儒道兼济。林语堂先生有一句名言说:“某一种意义上讲,每一个中国人在社会人格上都是儒家,每一个中国人在自然人格上都是道家。”儒与道对我们来讲意味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反差使我们更辽阔蓬勃。很多同学都觉得,我们过去学的中学历史说儒与道是对立冲突的,一个积极,一个消极;一个入世,一个出世;怎么能协调起来了?在我们受过的教育中,多少次被强调出简单的二分法和一元论。中国文人不是儒家就是道家。果真如此吗?其实当我们从一种静态的对立,变为一种动态的融合,我们生命就获得品质,因为我们真正活起来了。其实,坦率地说,我更喜欢道家,因为道家告诉我一个自然的
f坐标,更加永恒。我一直不是一个文化一元论的人,不希望过分夸大儒家的价值。在我们两千多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