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片中人物发出的客观音乐来抒发情感。事实上,纪录片中的客观音乐能使纪录片更显淳朴、自然,在不动声色之中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在纪录片《歌魂》中,整部片子的音乐就是山西省左权县的男女老幼随口唱出的民歌,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民歌抒发了群众热爱生活的情感。2参与叙事,产生节奏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合理运用可使纪录片本身产生节奏。纪录片的节奏是指反复出现在其中的声音和画面,它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而使观众产生一种跳动的、有规律的感觉。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恰当的节奏不仅仅使其叙事结构更加严谨,而且使观众对其叙事脉络也有更透彻的了解,更有利于观众的解读和欣赏。在纪录片中,由于对音乐有规律的使用而使纪录片产生节奏,继而给整部纪录片增色的作品屡见不鲜。音乐在纪录片《龙脊》中是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出现的。瑶族山歌配以流动的云和整齐梯田的画面在《龙脊》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不仅仅使片子拥有了跳动的脉搏,而且使片子的框架结构更加稳重清晰。张以庆的纪录
f片《幼儿园》中,音乐《茉莉花》的反复出现也使片子产生一种节奏感,与《龙脊》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音乐只有与画面密切配合才能为纪录片制造出优美的节奏,否则便有损于其节奏感。也就是说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既要适时也要适当。比如在纪录片《神鹿啊,我们的神鹿》中,音乐的出现虽达7次之多,但每段的音乐各异,与之相配的画面也各不相同,因此给观众的感觉更多的是情感的抒发。
3烘托气氛,渲染情绪轻松快乐的音乐表达一种愉快的情绪,凄凉忧郁的音乐表达一种悲伤的情绪。利用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做法在电视纪录片中是较为含蓄的。它不太像其他影视作品常常大张旗鼓地、酣畅淋漓地将大段音乐泼洒到作品中去,而是小心谨慎地、惜墨如金地对音乐加以选择和利用。在纪录片《重逢的日子》中,音乐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女主人公与后夫商议离婚之时,以音乐为背景的雨巷画面的插入营造了后夫无可奈何的心理氛围。第二次是在离婚不成之后,女主人公的前夫与后夫一起喝汽水,女主人公一旁独坐,音乐不失时机地加入,营造了女主人公内心一种晦迷凄凉、倍感压抑的情绪。第三次是在片子的结尾,女主人公送前夫回台湾,前夫与女人洒泪而别之时,音乐营造了人生离别、愁绪满怀的氛围。三段音乐均很简短,却准确地营造出纪录片主题所需要的环境、心理氛围。4组接画面,过渡转场音乐能将几个不同类型的画面组接起来,产生一种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