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电视纪录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
音乐与人声、音响共同构成纪录片中的声音系统。纪录片中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两类。主观音乐是指纪录片创作者根据纪录片的具体内容,服从纪录片主题表现,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的音乐。主观音乐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也就是说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对画面这一客观世界的感受,是后期制作时加工、组织上去的。这种音乐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来补充画面不易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主观音乐包括选配的符合内容主题的现成音乐,以及专为纪录片而作的符合表达主题的音乐。
客观音乐则主要指镜头画面内人物自身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的自我表达的音乐。但由于纪实拍摄所带来的对现场的不可干涉与无法控制,客观音乐也包括画面中的环境音响中的音乐,比如歌曲、演奏,或者广播、收音机中的音乐。它完全是现实存在的,这种音乐是无法排除的现场声音,并没有明显主观情感的流露,也不影响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实性。这种音乐虽构成了纪录片的内容,但并不占主体地位。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表现对象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气氛中最真实的情感表达的音乐。虽然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有一定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在纪录片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一样的。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
音乐作为纪录片诸多表现元素之一,对纪录片主题的深化以及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有序性起了很大的作用。适时融入音乐的纪录片能更加细腻生动地揭示纪录片的深刻内涵,为纪录片本身增加光彩。
1传递感情,抒发情感音乐的抒情特性使其作用在纪录片中尽显无遗。充分发挥色彩、音乐、音响、字幕等各种艺术元素的情绪感染力,进而强化纪录片的思想情感,已成为现代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音乐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感情、思绪以及事件发展的剧烈波动表达得淋漓尽致。即使表现一般自然景物的画面也会被它罩上一层迷人的气氛,产生出巨大的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比如纪录片《沙与海》中沙漠里骆驼的尸骨和刘泽远不停抽烟的画面,父子俩打沙枣的片段都配有背景音乐,正是配乐把沙漠里生存的艰难刻画得淋漓尽致。纪录片既可以利用主观音乐抒发情感,也可以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