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变革性和根本性的影响”。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名为《建设桥梁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日益增长的作用》的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3、中国对非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为非洲培养了人才,增强了其自主发展能力。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截至2010年6月,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农牧渔业、医疗卫生、科技、环保等20多个领域。例如,中国为利比里亚战后难民、辍学学生、贫困农民举办了多期竹藤编技术培训班,推动当地竹藤产业发展。竹藤编培训班学员通过出售自制产品,月收入可达150美元,有效改善了生活条件。此外,中国还向近3万人次非洲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派遣了大量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当地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
4、中国对非民生领域的援助使更多非洲人民直接受益,帮助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
近年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卫生、清洁能源等直接惠及当地民生的援助。中国在联合国发展会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场合宣布的一系列援助措施中,包括修建医院、学校、小型清洁能源项目,提供抗疟药物和医疗设备,培训医生、教师,增加留学生奖学金名额等多方面的行动。对民生项目和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在201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表示,“推动发展中国家民生事业发展。这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首要目标。”
5、中国对非债务减免减轻了非洲经济发展的负担。
自2000年以来,中国先后在中非合作论坛和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6次宣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非洲是主要的受益国。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35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12笔,金额达1896亿元人民币。债务的免除减轻了非洲国家的负担,使其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