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援助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王翰铭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6期
摘要:对外援助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政策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的作用。对非援助也正在我国的对外援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对非援助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外国投资流入非洲,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被国内民众及国际社会误解、信息制度不透明等挑战。
关键词:对非援助有效性一带一路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对外援助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的政策手段,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有效沟通、开展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研究议题。同时,随着中国与非洲关系的深入,对非援助亦显得愈发重要。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历来友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便与非洲各国保持着良好关系。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的开展让中非合作正式化,两国逐渐按国际标准建立了互利伙伴关系。如今这种伙伴关系已经历经了三个阶段,目前中非关系由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f我国从建国以来,便与非洲陆续建立了友好关系,且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就开始进行对非援助,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0年。2010年至2012年,中国累计对外援助8934亿元人民币,其中对非洲的援助占比518,占比超过一半。1从援助的领域来看,中国对非援助主要集中于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对促进非洲的基础设施发展、民生改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在中国对非洲进行援助的同时,在国际社会也存在一种声音以“新殖民主义”和“资源掠夺”等名义猛烈抨击中的援助行为。中国如何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援助,不仅有效促进非洲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树立起良好的国际声望,减少误解,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对援助有效性的讨论,不仅有利于中国突破对非援助的指导理念和政策实践,也有利于促进非洲地区脱贫减困,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2
本文对此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本文首先介绍此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其次研究中国对非援助的现状,主要聚焦于中国对非援助的规模、领域和形式。随后研究中国对非洲援助所取得的效果,最后进行总结并对对外援助提出一定的建议。
2中国对非援助的现状
21中国对非援助历程
中国对非的援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支持非洲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和自强的阶段,此阶段的援助以物资援助和现汇援助为主,同时帮助非洲国家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技术进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