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82重力力的示意图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糸。3、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探究方案,能收集实验信息。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培养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和大小。难点:重力概念的建立。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然后放手,老师分别以平抛和上抛粉笔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入新课。问题1:这三次以不同方向抛出去的粉笔和手中的笔运动去向有什么共同特点?问题2:产生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为了解释这个现象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重力(二)、新授1、重力的产生通过类比的方法,以磁铁吸引铁钉类比地球吸引物体说明重力产生的原因。(1)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施物体:地球注意:①生活中常把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②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2、重力的方向通过演示课本图818实验,让学生明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3、重力的大小让学生分别测出一个、两个钩码的重力,提出谁的重力大?为什么?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有关(活动)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过程:改变钩码的数目,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并将各钩码的质量和所受重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设计实验表格:
f次数
钩码质量kg
钩码重力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
1
2
3
实验数据处理:
注意:如果比值不一,引导他们展开讨论(从误差的角度)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大小:Gmgg98牛千克
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粗略计算时取10Nkg)
例题见课件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1)利用PPT展示规则物体的重心是该物体的几何中心。
(2)我们把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
力无法直观看到,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用一根带箭头的
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末端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同一个图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