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官咽喉气管支气管
人吸气的路线:鼻肺
人呼气的路线:肺
支气管
气管
喉
咽
鼻
作业布置
反思
6
f项目
张北第一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修改案
3心脏和血管
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2、愿意合作交流,想知道,爱提问;珍爱生命,愿意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重点:心脏与血管的功能。教学难点:心脏与血管的功能及其特点。教学准备:课件、长胶管、玻璃漏斗、秒表、人体半身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做手势,让学生猜表示人体那个器官。2、学生猜出“心脏”后,揭示课题“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测量心跳次数。(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①讲述:每时每刻我们的心都在跳动,请各位同学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左侧,紧贴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②学生实践,分别感觉。③汇报感觉结果。④讲述:请同学们测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⑤学生测量。(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⑥学生汇报结果:每分心跳大约65次、70次、75次⑦小结:测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①谈话:当我们做一般性运动和做剧烈运动后,每分心跳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得一样呢?②学生活动:③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心跳的次数多,说明同一个人,心跳的快慢与运动,情绪等有关,不同的人,心跳的快慢也不同,可能与身体的胖瘦,大小,是否经常锻炼有关。三、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形状、结构、作用1、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1)出示心脏的图片和人体的正面画像,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把图片贴到人体正面画像心脏所在的位置。并提问:你依据什么贴在这里?(2)再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使学生感受心脏的准确位置。2、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形状和构造。
7
教案内容
f(1)认识心脏的形状。(2)教师课件展示心脏的结构3、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作用。(1)让我们来听一听心脏的声音吧,把耳朵贴近同位的心脏位置,静静的感受心脏的声音和节奏,听完后,看哪个同学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2)实验研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四、指导学生认识血管的的知识。1、指导学生针对科学书的第9页有详细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究。使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是如何工作的,血管有哪些种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