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杜威根据儿童认知和情感的特殊情况,主张主要从社会需要和儿童的心理两个因素来设置课程。这种课程就是主动作业。主动作业改变了以往的课程把整个的知识分成碎片,远离儿童生活的情况,有利于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同时这种主动作业是精选的,是将社会上曾存在过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引进学校的。可以看出,他有一个社会的目的。通过活动,儿童之间相互沟通理解,富有同情心等是民主主义社会所看中的优良品质。对杜威教育思想不足的估计杜威在对历史上各种教育理论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建立了庞大的教育理论体系。杜威理论在整体上是严密的,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一点值得我们讨论。即杜威对当时社会是否真正地具备建立民主主义的社会条件估计不足。杜威认为,由于工业的发展,人民闲暇时间的普遍增多等等因素,为消除个人与世界,劳动阶级和贵族阶级以及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等等对立创造了条件。但是人与人,团体和团体,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就那么容易消除吗?二次世界大战证明他对当时世界形势估计的错误。现在的世界和人类的现状也说明他期望的条件还没有至少没有完全到来。
不过杜威对当时条件估计的不足,恰恰说明了他的理论的伟大。杜威的理论是有一些理想的成分的。或许把他的书更名为理想国也不是很不恰当。但是,杜威的理想不是空中楼阁,他不像许多教育学者,仅仅谈理想,没有教育的起点,没有可操作的途径。杜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提出教育理想,而且提出教育的起点和过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理论又是很现实的。也许这种现实的基础还没有来到。
在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当时传统的教育脱离儿童,脱离日常经验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与改造、教育无目的”等著名的教育思想。下面就“教育无目的”论发表一点浅薄的见解。
杜威说,教育是无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目的存在于过程之中。因此他的课程论、教学论、方法论、德育论等理论都是围绕这一理论展开的。杜威一再指责不顾儿童的生长实际制定了不切实际的教育目的。这种由外部强加给儿童的所谓教育目的是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是超出他们的理解的,这样制定的教育目的使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的苦差事,教学变成了“为满足成人的需求而施于儿童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