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健康教育内容
孕晚期健康教育
一、晚孕期的定义:从妊娠28周至40周期间,称为晚期妊娠,37周以后分娩,称足月产。二、生理变化1、胎儿深居子宫之中,生活在恒温、无菌、少震安全环境中,受羊水及母体保护。2、乳房变的十分丰满,可以挤出初乳,在接近预产期23周可以轻微乳房按摩,为哺育婴儿做好最好的准备。3、胎动十分明显,尤其在下午及晚餐后,近预产期胎动相对减弱。4、下肢可能肿胀,但休息后应减轻或消失。三、妊娠期的健康指导1、定期产前检查非常重要,一般2836周每2周一次,3640周每周一次或遵医嘱,40周后应遵医嘱住院监护,避免因胎盘功能衰退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窘迫甚至猝死,此期应遵医嘱行胎监、胎儿脐血流及B超等相关检查。2、注意胎动监护,每早、中、晚监测一小时,每小时3次以上为正常,过频或过少均提示胎儿可能异常,应及时就诊,自数胎动是最方便实际的自我监护。3、远程家庭胎儿监护系统是安装在医院的胎儿监护仪,远程监护信息系统和孕妇使用的远程胎儿多普勒探测仪组成,孕妇可在家里做自我监护,随时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实现“天天监护、按需监护”的目的,确保安全度过孕期。高危孕妇在32周、不高危孕妇在36周开始监护。4、保持外阴清洁,妊娠时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加,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宜穿透气性、吸水性好的棉质内裤。外阴以
1
f清水淋洗即可,便后使用清洁卫生纸,并从前向后擦拭。5、乳头如有平坦或凹陷,应在此期进行纠正,将两指在乳头两侧慢慢地
由乳头向两外侧拉出,牵拉乳晕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此动作在妊娠37周以后进行,避免引起早产。
6、妊娠7个月后不宜参加夜班工作,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810小时),中午应有12小时的休息,宜取左侧卧位,以保证子宫胎盘的血灌注,减轻下肢水肿,避免疲劳。
7、孕36周后,要注意阴道流血(临产先兆),阴道流水(早破水)、规律腹痛、如10分钟内痛12次(临产),要及时来住院就诊,经产妇一有宫缩就应立即前来就诊。
8、保证足够的营养,增加纤维素食品及蔬菜、水果的摄入,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
9、性生活指导:妊娠12周以内及32周以后应该避免性生活,以免因兴奋和机械性刺激引起盆腔充血,子宫收缩而造成流产、早破水或早产,并避免细菌带入阴道而导致产前、产时、产后的感染。
临产时的健康教育
临产先兆:1、腹痛持续时间短但不规则,常在夜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