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市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山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1
文
f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种原生形态的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情感的载体。B.意象与情象都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情象的创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创造则需要想象参与。C.艺术创作与现实审美活动中都有意象的存在,现实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D.与意境相比,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的特点而更能彰显审美的本质,因而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角度分别阐述了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的三种不同形态。B.文章论述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这一观点时,将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作了区分。C.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D.文章着重阐述了情感和情象,想象和意象,意境和境界的关系,条分缕析,层次分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对象大多数的情况是,创作者的情感需要外化,于是虚拟一个形象,使这个形象成为情感的载体。B.如果我们出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C.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只有人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修养共同作用,想象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D.境界原本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佛教、宋明理学家都使用这个概念,而境界成为美的最高存在形态,与王国维的重视有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绿窗帘何蔚萍丁茜第一眼就看到对面窗口那湖绿色的窗帘,甚至隐约看出那帘子是手工缝的。不知女主人是过于忙还是疏于女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