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的钢筋笼竖转并按标记初对位,人工挪动上节钢筋笼,微调使上下节钢筋笼接头精确对位;第二步:对位完毕,按圆周三等分点,用直螺纹套筒先连接三根主筋以固定上下节钢筋笼,然后逐一完成剩余主筋的连接;同时应注意指挥吊车定位,使整个钢筋笼能够垂直。第三步:绑扎接头处箍筋,下放钢筋笼。②钢筋笼的下放:当成孔完成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孔深、孔径检测符合要求并且泥浆的含砂率不大于2后,及时进行钢筋笼的下放工作。钢筋笼的转运及入孔起吊采用多点起吊的办法,钢筋笼入孔起吊采用四个吊点,并对称布置全面吊起,单端下落,以防止钢筋笼产生变形。起吊钢筋笼入孔时利用25T吊车进行施工。第二节钢筋笼轴线与第一节钢筋笼的轴线基本重合后,方可进行钢筋
f笼接头的操作。连接接头时必须严格按照《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及《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使相应的两根主筋紧密相接,轴线重合一致。另外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应及时连接好检测管接头并绑扎固定,确保超声波检测管接缝严密、不漏浆,在砼施工时不发生移位。钢筋笼下放完毕后用可调节拉杆将钢筋笼进行准确定位和调节钢筋笼的位置,保证钢筋笼的中心与孔中心重合。每一节钢筋笼下放完毕之前,要往检测管中注入清水,杜绝往检测管中注入浑浊水、泥浆水的现象发生。③、钢筋笼的定位措施,下放至设计标高后,用护桩拉十字线使钢筋笼平面居中,再另外用四根固定钢筋焊接至钢筋笼顶端,固定筋顶端弯勾后焊接至护筒。④、施工注意事项a、钢筋笼加工时,主筋端口不得有弯曲,采用砂轮片切断,不得用电焊、气割等加热方法切割;钢筋端面应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b、钢筋笼加工时钢筋笼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吊装过后也应保持垂直。钢筋骨架倾斜度控制在±05%内,骨架中心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c、钢筋焊接好后要及时将焊渣清除干净。d、下钢筋笼前必须下检孔器,确保钻孔直径和垂直度,检孔器优先采用大刚度型或电子器,检孔器尺寸按桩径实施。
f6、吊放导管a、导管、储料斗:为确保基桩施工的
顺利进行,需配备足够长度、内径为300mm的导管,并制作与其配套的储料斗。为了保证首批砼能使导管埋深≥1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经计算桩基首批料计算方法如下。b、首批混凝土用量计算如下。
v
D2
4
HC
d2
4
h1
式中:V为首批砼所需数量m3;D为井孔直径;Hch2h314d导管内径,这里取03m。h1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