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对持力层的破坏。④终孔:当钻孔至设计桩底标高或入中风化岩深度达到设计入岩深度时,现场技术员对成孔深度进行复核,确认到位后通知质检员进行孔深、孔径、孔位、孔形和沉渣等项目进行检测(嵌岩桩要比设计超深5cm以上),检测合格后立即填写“桩基终孔确认表”,并经业主、设计代表、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验认可,方可进行下道工序。⑤验孔和清孔:钻孔到位后采用长度不小于4~6倍桩径、直径与桩径同等的检孔器检查孔径和垂直度。在清孔排渣时,需配置足量的优质泥浆,同时要注意保持孔内水头(不少于15m的高度),防止在清孔时出现坍孔、缩孔现象。严禁用超深成孔的方法代替清孔。清孔过程中要确保有足够的清孔时间,并反复循环,将孔内的沉淀、悬浮的钻渣充分置换并沉淀出,清孔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和桩底沉淀厚度必须满足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从而保证最终基桩成孔的质量。5、钢筋加工及安装桩基钢筋笼在工棚内采用“靠模法”集中加工制作,地基需经过浇筑混凝土硬化处理。由平板车将钢筋笼运输至施工现场后下放钢筋笼;转运钢筋笼时,在平板车上必须设置固定钢筋笼的型钢支架。①钢筋笼及声测管制作:现场技术员和钢筋工长根据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孔深确定相应桩基的钢筋笼长度、规格并填写每节钢筋笼具体的配料单。桩基钢筋笼主要受力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
f必须保证接头质量。为保证主钢筋连接时轴线在一条直线上,要用三角架挂垂线,指挥吊车定位,使整个钢筋笼能够垂直。箍筋和主筋之间采用点焊连接,确保箍筋和主筋位置准确;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定位钢筋的设置,每隔2m沿圆周等间距焊接68根,将定位钢筋与主筋焊接确保整个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防止钢筋笼偏向。钢筋笼采用支架成型法分节制作,每节长度根据实际桩长按9米~12米考虑。钢筋笼制作时,钢筋笼的接头要错开布置,相邻两接头间距不得小于1m。检测管按设计图纸进行布置,检测管上口利用φ8的圆钢制作的套圈临时固定在钢筋笼上口第一道加强箍筋上,其余用铁丝临时进行固定。检测管的长度应通至桩底,上端高出成桩顶面必须≥120cm,下端用钢板封底焊牢,不可漏水,钢筋笼下放前,将其灌满清水,上口用塞子堵死。当桩径D>15m检测管根数为4根,当桩径D≤15m检测管根数为3根,壁厚3mm,外径φ57mm,沿加强箍筋内侧等间距布置。桩基检测管布置示意图如下:
f钢筋笼对接步骤第一步:将最下面一节钢筋笼固定在操作平台下,接头向上,吊车吊起r